不背‘锅’(二):吕伯奢之死

奸雄?奸?雄?

背景

  在曹操刺董这篇博文中,我们介绍了在真实的历史中曹操并未刺杀董卓。那么,接受伪职、孟德献刀、亡命中牟、误杀吕氏等情节应是一条完整的故事链,后面的故事是否真实,上篇博文我们也提到了,曹操亡命中牟、误杀吕氏在史书中的确有着零星的片段记载。但是,实际上《三国演义》整体的故事情节仍是不真实的,或者说为了情节的发展或为了塑造人物而未对历史进行客观的描写。首先,我们随小说重温一下当时的场面: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节选)

  且说曹操逃出城外,飞奔谯郡。路经中牟县,为守关军士所获,擒见县令。操言:“我是客商,覆姓皇甫。”县令熟视曹操,沉吟半晌,乃曰:“吾前在洛阳求官时,曾认得汝是曹操,如何隐讳!且把来监下,明日解去京师请赏。”把关军士赐以酒食而去。至夜分,县令唤亲随人暗地取出曹操,直至后院中审究;问曰:“我闻丞相待汝不薄,何故自取其祸?”操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县令屏退左右,谓操曰:“汝休小觑我。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操曰:“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县令曰:“孟德此行,将欲何往?”操曰:“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吾之愿也。”县令闻言,乃亲释其缚,扶之上坐,再拜曰:“公真天下忠义之士也!”曹操亦拜,问县令姓名。县令曰:“吾姓陈,名宫,字公台。老母妻子,皆在东郡。今感公忠义,愿弃一官,从公而逃。”操甚喜。是夜陈宫收拾盘费,与曹操更衣易服,各背剑一口,乘马投故乡来。

  行了三日,至成皋地方,天色向晚。操以鞭指林深处谓宫曰:“此间有一人姓吕,名伯奢,是吾父结义弟兄;就往问家中消息,觅一宿,如何?”宫曰:“最好。”二人至庄前下马,入见伯奢。奢曰:“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陈留去了。汝如何得至此?”操告以前事,曰:“若非陈县令,已粉骨碎身矣。”伯奢拜陈宫曰:“小侄若非使君,曹氏灭门矣。使君宽怀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说罢,即起身入内。良久乃出,谓陈宫曰:“老夫家无好酒,容往西村沽一樽来相待。”言讫,匆匆上驴而去。

  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

  当夜,行数里,月明中敲开客店门投宿。喂饱了马,曹操先睡。陈宫寻思:“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便欲拔剑来杀曹操。

  我们来梳理一下这里故事发展的过程:曹操刺董失败,便恐惧出逃,中途被中牟县令陈宫所擒,陈宫感于曹操忠义,便释放曹操并随其亡命至曹操伯父吕伯奢家,曹操因多疑误杀吕伯奢全家,留下“宁我负人,休人负我”的千古名句,陈宫伤心弃曹操而走。实际上,这个过程存在多处不实之处,我们接下来一一进行说明和分析。


县令是谁

  从上一篇博文我们知道了历史上并未发生过曹操行刺董卓之事,那么何来逃跑之说呢?其实,曹操并非因刺董失败恐惧出逃,而是不受董卓授官后东行逃奔家乡谯郡。“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文出《三国志·武帝纪》)在上面分析《三国演义》所记载内容时,我特意提到了一个人——陈宫,为什么我要特意提到这个人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史书中如何记载的。据《三国志·武帝纪》载:“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这就奇怪了,史书中为什么未说明这位县令是谁?其实再读《三国志》的时候,我就对此由一些不解,然后我就想和看看裴松之在作注时有没有提到过这个陈宫。裴注引《世语》曰:“中牟疑是亡人,见拘于县。时掾亦已被卓书,唯功曹心知是太祖,以世方乱,不宜拘天下雄俊,因白令释之。”以上廖廖数语,只说了亭长认为他形迹可疑,将他抓住,送往县城,城里有私下认识他的人,替他求情,曹操才得以获释,但还是未记载县令的姓名。

  为了查清真相,我首先查阅史书《三国志》,发现作者陈寿并未给陈宫立传,这就很麻烦了,但是纪传体的特点就是A的事迹可能出现在B的传中,反之亦然。我想到陈宫离开曹操后一直做吕布的谋士(这个在史书上确有记载),于是我就去看了吕布的传。果然,在《三国志·吕布张邈臧洪传》中,有一段简短的描述,这是在吕布兵败,陈宫被擒时的曹操与陈宫的对话。太祖之禽宫也,问宫欲活老母及女不?宫对曰:“宫闻孝治天下者不绝人之亲,仁施四海者不乏人之祀,老母在公,不在宫也。”太祖召养其母终其身,嫁其女。而裴松之注引《鱼氏典略》一书中,介绍了陈宫的经历,但未曾提及他担任过中牟县令,更未
有捉放曹的故事。

裴松之注引《鱼氏典略》对陈宫的介绍

鱼氏典略曰: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也。刚直烈壮,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结。及天下乱,始随太祖,后自疑,乃从吕布,为布画策,布每不从其计。下邳败,军士执布及宫,太祖皆见之,与语平生,故布有求活之言。太祖谓宫曰:”公台,卿平常自谓智计有馀,今竟何如?”宫顾指布曰:”但坐此人不从宫言,以至于此。若其见从,亦未必为禽也。”太祖笑曰:”今日之事当云何?”宫曰:”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分也。”太祖曰:”卿如是,奈卿老母何?”宫曰:”宫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之存否,在明公也。”太祖曰:”若卿妻子何?”宫曰:”宫闻将施仁政於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太祖未复言。宫曰:”请出就戮,以明军法。”遂趋出,不可止。太祖泣而送之,宫不还顾。宫死后,太祖待其家皆厚如初。

这说明陈宫“捉放曹”的故事是《三国演义》虚构的。那么,这位所谓的县令到底是谁呢?在网上查阅良久,终于找到些蛛丝马迹。

  我们得知在《三国志·任峻传》有相关记载,从中的确找到了些许有关时任中牟县令杨原的记载。原文如下:

《三国志·任峻传》(节选)

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峻说原曰:“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原曰:“为之奈何?”峻曰:“今关东有十余县,能胜兵者不减万人,若权行河南尹事,总而用之,无不济矣。”原从其计,以峻为主簿。峻乃为原表行尹事,使诸县坚守,遂发兵。会太祖起关东,入中牟界,众不知所从,峻独与同郡张奋议,举郡以归太祖。峻又别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愿从太祖。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甚见亲信。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时因时局动荡不安,杨原本想弃官逃走,任峻劝他说“: 董卓专政,天下人无不切齿痛恨, 然而还无人发兵讨伐,人们不是无心诛乱,而是不敢轻举妄动,您如果能倡导,一定会有人响应。”杨原进而问有何法实施,任峻说:“现在关东有十多个县, 能作战的不下万余人,若您能暂时代行河南尹的权力,把他们集中起来加以任用,没有办不成的事。”杨原听从了任峻的计谋,就任命他为主薄(掌管文书薄籍和印鉴的官员,相当于主管官员的办公室主任),任峻便替杨原上表朝庭请求暂时代理河南尹(管辖河南郡的官员,其辖境是京城洛阳附近的十几个县,上述吕伯奢家的成皋也属河南郡管辖),传檄各县坚守自己的领地,准备发兵征讨董卓。其实,这事就发生在曹操逃出洛阳的前后。
  从史书我们还可以得知,不久,曹操首先举起反董卓的义旗,进入中牟县界,任峻率全郡归附曹操,还召集宗族内几百人一起投奔曹操。曹操非常高兴,上表任命任峻为骑都尉(统领骑兵的军官),并将自己的堂妹嫁给他 ,对他十分信任。可见,“捉放曹”的既不是陈宫也不是杨原,陈寿并未写明是谁,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县令,实际上在这里,对曹操获释起了关键作用的不是中牟县令,而是那位慧眼识英雄的不知名的功曹,是他劝说县令放了曹操。而无论县令还是功曹,都与陈宫毫无关系,因为陈宫从未担任过这两种职务。


宁我负人,勿人负我

  在这个故事之中,其中最引人争议的其实是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情节,实际上陈寿并未记载这一情节,而是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引入。

裴注关于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记载

  魏书曰: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按照王沈、郭颁、孙盛各自的说法,这一故事存在着三种描述,整理一下如下表所示:

事类\书名《魏书》《世语》《杂语》
吕伯奢是否在家未知
吕伯奢家人态度谋财“五子皆在,备宾主礼”未知
杀人原因“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
事件结果“太祖手刃击杀数人”“手剑夜杀八人而去”“遂夜杀之”
曹操事后的表现未知未知“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三人说法均有异同:王沈《魏书》中曹操是自主防卫而杀人,郭颁《魏晋世语》和孙盛《异同杂语》中皆是误杀,但都没有明确提到吕伯奢为曹操所杀,王沈、郭颁更是直接说明吕伯奢并不在家。实际上,三条材料在文本方面形成了一个内在递进关系,《魏书》还企图粉饰曹操,写吕家人先主动图谋曹操;(当然,从魏书的性质来看不难理解这样写的原因)《世语》记吕氏诸子礼节备至,曹操多疑而误杀;《杂语》所叙则更加细致:曹操误闻食器声而杀人,“凄怆”二字可想见他当时的心情。
自我安慰。
  对于“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话,历来的学者对其看法都不同。当然最多的理解还是这句话体现曹操的自私和狠毒,我相信大多数读者刚读到这句话时(包括我)一定也都是这样认为。但是,有人认为这句话与其说是他自私狠毒的人生信条,不如说是曹操悔恨无奈情绪的一种宣泄与自我安慰。

  在我读了又读三国并结合曹操后来的经历之后,我对曹操这句话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在西方有句话:“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翻译成中文就是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我想曹操当时可能会想:“事情既然已经这样了,做什么也无法挽回了,已往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是一个要干大事的人,不能因为这一件事而放弃成为我要成为的人。”(插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儿:在写这到这里时我恰好正在上《经济学原理》这门选修课,老师在讲述“沉默成本”时引用了西方的这句话,而我也刚好正在敲下这句话)


奸雄?奸?雄?

  联系曹操刺董中的分析,我们可以分析这些虚构情节(包括接受伪职、孟德献刀、亡命中牟、误杀吕氏等)对曹操人物塑造的作用。一直以来,曹操都被人们称为“奸雄”。罗贯中赋予了曹操形象以“奸”与“雄”这两种相反相成的深刻内涵,刺董写正面,反映“雄”的一面;杀吕写反面,揭露“奸”的一面。
  罗贯中为他创造出所谓的“曹操刺董”故事,塑造了曹操作为时代翘楚的丰姿。他有着英雄气概和奋发精神,能够为大义而刺杀董卓,不失一片赤胆忠心;同时作者又深化了曹操性格中自我的一面,无论是以献刀矫饰刺杀之举,还是多疑而杀害吕伯奢一家,他始终不是一个正面的人物。而这一故事仅仅只是曹操众多个性中的一个维度,小说家在塑造曹操时褒贬兼具,为他树立起一个多维化的性格框架,既具复杂性与单纯性,又有多样性与统一性,并统摄于“奸”与“雄”两大核心,从而促使曹操这一经典形象在文学史上的最终生成。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古诗文网
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