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陵为何未被盗掘

始皇帝陵为何未被盗掘

最近,在聊天时偶然聊到了秦始皇陵,于是就在讨论为何国家不对秦始皇陵进行发掘,发现从前对这件事的认知确实存在些许偏差,在查阅多方资料后,终于对秦始皇陵被盗以及现代发掘的有关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水银

  受一些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始皇帝陵(以下简称秦陵)在以前未被破坏是因为其中存在大量水银,甚至现代仍无法对其进行发掘也是因此。其实,不止小说和影视作品,司马迁在《史记》也中清清楚楚地记载了这件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班固在《汉书》中也有相关叙述:“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铟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河,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藏,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秉持着对一切事物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的理念,我们想,司马迁等的记载可靠吗?

秦陵演示图

  1981年和1982年,秦陵考古人员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两度合作,采用勘察地球化学中汞浓度的测量技术,开展了测定秦陵中汞浓度的工作。根据测量结果,封土中央部位出现了一个达12000平方米范围的强汞异常反应,汞异常变化为70~150ppb(十亿分之一)。至此,是否就可以实证《史记》等中关于秦陵中汞的记载是可靠的呢?汞异常会不会是土壤里固有的现象呢?异常的土壤是不是外面取过来的?

  于是,研究人员对封土中砷、碲、铋等在自然界矿化过程中经常与汞伴生的元素做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元素均不像汞那样存在异常浓度,其浓度变化与汞也不相关。同时,他们还分析了封土取土的可能地点——附近鱼池水库的土壤,发现汞浓度很低。研究人员最终得出结论:秦陵封土中的汞浓度异常,并不是封土固有的,而是封土堆积后,陵墓中人工埋藏的汞经挥发而叠加其中导致的。就这样,通过科学勘测的方法终于印证了司马迁的说法。

秦陵周围Hg浓度含量

  这里插入一个有趣的事:对于地宫中的汞异常的分布,为北东最强、南西次强,北西最弱、南东次弱。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可以与我国渤海、黄河、长江的分布位置大体对应。秦始皇曾亲自到过渤海湾,所以他很可能把渤海勾画进自己的地宫。如果这被证实,说明秦代对中国地理就有了调查和研究,算是个新发现。但这只是推测,还未被证实。

  我们联想上面那一有趣的推断,秦陵中异常量的水银是为了防盗吗?实际上,水银确实可以用来防盗,例如春秋霸主之一的齐桓公,便曾利用水银防盗。唐朝的《括地志》有载:“齐桓公墓,临菑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晋永嘉末,人发之,初得版,次得水银池,有气不得入,经数日,乃牵犬入中”。但其实古人使用水银主要是为了防腐。

  我们都知道,水银只有在气化变为汞蒸气的时候对人类的危害最大。水银的熔点是―38.87摄氏度,而水银的沸点约为390摄氏度,因此在常温下,水银难以挥发为蒸汽状态,虽然仍有较微量的挥发,危害并没有小说和影视作品中所渲染的那么大,但本着“不抛开计量谈毒性”的原则,秦陵中大量的水银对秦陵的确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根据春秋战国时期水银的主要用法来看,用来防腐的作用应是主要的,比如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1号出土了的千年不腐女尸辛追夫人。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

长沙马王堆汉墓“井”字形椁室

这一千年不腐女尸的形成就水银有关。而“十墓九空”这一现象的出现也说明了水银对所谓的盗墓贼的防范效果并不明显。

十墓九空

  那么,真正防范盗墓贼的是什么呢?仍然受各种小说以及影视作品等的影响,我们可能会认为是各种危险的机关,不小心碰到了就会万箭齐发的这种。其实不然,在央视推出的各种考古纪录片中,到目前为之,国内发掘的各种墓葬中,并没有出现什么机关。(其实就算有,这么多年可能早就不能用了)
所以,古代的墓葬依靠什么来防盗呢?这里我们先来讨论另外一件事,盗墓贼如何进入墓葬。这一点部分小说和影视作品还是没有误导读者观众的,就是通过盗洞。而且我们会发现,盗墓贼打的盗洞的位置非常准,刚好就在主棺椁所在的主墓室穹顶的正上方。

海昏侯墓的盗洞

  盗墓贼是如何确定要打盗洞的位置呢?难道真如小说和影视作品中所呈现的那样,看风水吗?还是像《寻龙诀》那样,“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古人在修建墓葬的时候,都会考虑一件事情,他们为了防止地下水进入墓室,都会修建防潮系统,主要靠这三招:“挡”(防水屋顶)、“排”(挖掘沟渠、设计飞檐等)、“吸”(木炭吸湿等)

除湿系统随朝代与朝代等不尽相同,一般是主墓室房顶用砖砌成,房顶外有一层厚厚的木炭将整个墓室进行包裹,然后用草席对木炭进行固定,在草席外面堆一层黑膏泥,黑膏泥外面是一层五花夯土,五花夯土外面十一层由白石灰粒、红烧土块和和砂石粒搅拌在一起的三合土。比如长沙马王堆汉墓、陕西宝鸡秦公一号大墓、江西海昏侯墓和北京大葆台西汉墓遗址等都如此建造防潮系统。

五岭防洪堤遗址平面剖面图      1.耕土层2.沙土层3.砂石层

而这种建造方式会在墓室上方产生较为明显的分层,因此,一个著名的工具——洛阳铲应运而生。(关于洛阳铲,感兴趣可以点击下方的链接了解,在此不再赘述)

  古时候的盗墓团伙一般由三类人组成:一类是会使用各种盗墓工具的人,负责寻找墓穴;另一类是身强力壮的人,负责挖盗洞等体力活;最后一类是身体瘦弱的,负责钻入狭小的盗洞从而进入墓室。进入墓室时还会带一支蜡烛,(并非是小说中所写)以便随时随地检测氧气的浓度,而且一般选择在晚上进入墓室,一是为了避人,但主要是为了看清蜡烛的光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常见的盗洞直径一般在60-80公分,而经多次探测的结果,考古界给出的深度的极限约为15米。也就是说,这个程度的盗洞如果深度超过15米的话,可能会因氧气浓度不足而使人窒息。一般的墓葬深度约6-8米,少见的也有2-3米,因此,“十墓九空”也就自然合理了。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

  到这里,我们也许可以知道有效防止墓葬被盗的方式就是一个字——深。那么秦陵没被盗掘的原因是因为它深吗?司马迁在《史记·十二本纪·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泉即地下水,三泉就是三层地下水,一层约12米,也就是说秦陵建造在在地下36米。真的有这么深吗?2002年中国考古863计划确定,秦陵实际深度应与芷阳一号秦公陵园墓室深度接近,地宫坑口至底部实际深度约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约为37米。
秦陵

  那么,秦陵真的没被盗掘吗?然而根据秦始皇陵周围考古钻探所获得的资料表明,在地宫上口的外围墙以及通向地宫的墓道至今还没有发现足以通向地宫的盗洞。在秦始皇陵西侧的铜车马坑上面倒发现了2个盗洞,但深度还不到9米,连通道侧室的铜车马都没发现,距离地宫还很遥远。而根据已知的种种迹象,大体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没有发现秦始皇陵地宫有被大规模盗扰的迹象。始皇陵园内的地面建筑和一些陪葬坑曾遭人为的盗扰、焚烧等严重的破坏。

  这种破坏决不是私人盗掘所为,而是与重大的政治变故有关。联系到陵园内地面上现在还堆积着很厚的被烧过的残砖断瓦和炭灰、红烧土,有人认为是被项羽焚毁的。这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了——章邯。简单介绍一下章邯,第一,章邯是第十位投降项羽的秦国将领;第二,章邯是修建秦陵时的总督工;第三,章邯秦陵的守陵部队的将领,可以说,章邯是最熟悉秦陵的人。项羽在新丰屯兵时最需要的就是兵器,恰好章邯投奔了项羽。

章邯

  关于项羽盗掘始皇陵的问题,最早见于《史记·高祖本纪》:“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汉书·高帝纪》的记述大致相同。至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渭水注》则变成了“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后人基本上都沿袭此说。

  《史记》、《汉书》说项羽“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这句话出笼的背景是:楚汉战争正相持未决。公元前203年,项羽与刘邦相遇于广武(今河南荥阳县东北)战场上,项羽欲与刘邦独战,刘邦不应,不与之斗力,而与之斗智。刘邦列举项羽十大罪状,其中的第四条就是“掘始皇帝冢”。在这种非常的情况下,刘邦骂项羽的话可信程度是值得怀疑的,《汉书·楚元王列传附刘向传》说,始皇陵“外被项籍之穴,内离牧竖之祸”,意思是,始皇陵外面的陵园建筑被项羽焚毁、破坏了,而陵墓内则遭受牧羊孩子失火烧其椁藏的祸灾。这与《史记·高祖本纪》、《汉书·高帝纪》的说法不同。《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都没有记载项羽掘始皇帝陵,而仅说项羽“燔其宫室营宇”。始皇陵园的建筑被项羽焚烧、破坏,与考古发现相符,刘邦说项羽“掘始皇帝冢”的话不足信。

  至于郦道元《水经·渭水注》说,项羽“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有点近似志怪小说家之言。始皇陵内陪葬的珍宝虽多,也不会用30万人搬运了一个月还搬不完。如果用三十万人挖始皇陵,那么陵墓的封土就会被严重扰动,甚至被挖光。今日我们就不可能再看到夯层清晰、保存状况良好的封土堆了。而且从当今市场的角度来看,国内外并未发现有关于秦陵的文物买卖,如果秦陵中的数以千万计陪葬品真的被盗了,没有任何一件流通,这种情况显然不太可能。关于牧儿亡羊的故事,最早见于《汉书·楚元王列传附刘向传》:“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其后的一些书籍多沿用此说并加以铺张。如郦道元《水经·渭水注》曰:“牧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能灭。”《三辅故事》:“牧羊儿堕羊冢中,燃火求羊,烧其椁藏。”(《太平御览》四十四引)《三秦记》:“始皇葬骊山,牧羊童失火烧之,三月烟不绝。”(《太平御览》八百七十一引)

  牧儿亡羊,“羊入其凿”,关于凿字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穿治墓圹埋藏东西时留下的通道,二是盗墓者所挖的洞穴。从考古资料可知秦始皇陵的墓道全用夯土填实,没有留下空洞,这也是秦汉及其以前墓葬的共同做法。羊是不可能从原来的通道进入墓室的。至于说羊是从盗洞堕入墓室的,墓室深约30米,上部还有五十丈(115米)厚的封土,盗墓者不可能挖这么深的盗洞。即使挖了这么深的盗洞,放羊的孩子也进不去。即使进去了,里面缺氧,所持的火会自然熄灭,不可能把墓室里的陪葬物烧着,更不会火延九十日不灭。所以,对牧儿寻羊失火烧秦始皇陵墓的记载,只能看作是传说故事。

  当前国内外一些科学家和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都在试图探索利用最新的科学手段,来探测秦始皇地宫的奥秘。随着调查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秦始皇陵地宫的神秘面纱将会慢慢地揭去,始皇陵是否曾被大规模盗掘和焚毁的问题,也会真相大白。

前车之鉴

  我们回到开头,现代为何不对秦陵进行发掘呢?其实,除了水银可能会造成生态污染之外,还有其他更为主要的原因。

  实际上,不主动发掘古代帝王陵墓,是考古这一行业的基本常识。然而这一规定也并不是从来就有,究竟是从何时开始沿用至今?为何考古行业会有这样一项规定呢?1955年,郭沫若等六人向国务院请示,要挖掘明十三陵的长陵。在挖掘之前,得先选个陵墓练练手,挑来选去,他们选中了定陵。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定陵是明万历皇帝的陵墓,这个陵墓从它一被建成起就命运多舛,先后发生了几次大的火灾,把地上建筑烧了个精光。

  考古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定陵被打开了,里面发现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其中包括珍贵的金、银、玉、瓷器等器皿,还有一些精美绝伦的丝织品,那些丝织品就像新的一样鲜艳无比。但是,由于当时考古队极度缺乏经验,同时,也没有保存文物的有效手段,这些终年深埋地下的文物一见到氧气被迅速氧化,毁坏。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定陵没有被妥善保护,陵墓被毁坏的破败不堪。

发掘过程中的定陵地宫中殿

  如果不能完好地保存住秦始皇地宫里的文物,那么发掘出来又有何意义呢?从科学考古的角度来衡量发掘秦始皇陵这件事,目前时机并不成熟,因此许多考古学家和科学家都不主张发掘秦始皇陵。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去衡量发掘秦始皇陵这件事,泥土对文物的保护要远远大于人类对文物的保护。

参考资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陕西省图书馆
百度百科
古诗文网
人民网
中国国家地理网
中国新闻网
观察者网